外事外教
公司日籍专家马场公彦:在鸟巢,我有幸亲历历史并见证奇迹
2022-02-12
“到现在,那种静谧的感动依然萦绕我心,泛起希望的微光,恰似那雪花圣火一般……”谈起2月4日晚上在“鸟巢”现场观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感受,澳尼斯人娱乐官方网址(中国)有限公司外籍专家、日本岩波书店原总编辑马场公彦仍久久不能释怀。
“人的一生中,很少有机会能亲历历史性的瞬间。在‘鸟巢’,我有幸身临其境见证奇迹。”
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当时马场公彦只有6岁。那届奥运会开幕前夕,日本开通了世界上首条高铁新干线。1972年札幌冬奥会,日本跳台滑雪队的出色表现令马场公彦初次领略冬季运动的魅力。1998年冬奥会在他的故乡长野县举办。2021年夏天,东京再度举办了奥运会。
“继东京奥运会之后,北京冬奥会也面临着疫情的巨大考验。举办方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带给民众不亚于往届盛会的体验。”2022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马场公彦怀着别样的情怀现场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盛典。这场举世瞩目的开幕式,从一开始就让马场公彦着迷。“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案正好与24届的冬奥会契合,当天又正值立春。手持发光杆进行的矩阵表演,稻苗随风拂动的景象,让同属农耕文化的日本人感受到了万物复苏、草木丛生的气息。接下来,孩子们手中飘散的白色蒲公英种子,让人联想到初春的勃勃生机。”
像许多外国观众一样,马场公彦起初并不明白运动员入场环节各国代表团的入场顺序是如何确定的。通过微信询问现场的记者朋友,他才知道是根据简体中文的笔画顺序而定。
“在灯光、色彩与音乐的交融之中,蔡国强负责的烟花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会场中洋溢的热情与热烈的欢呼声,让人们感到加倍的兴奋与感动。”马场公彦说,电视机前的观众或许不会像在现场观看那样感受深刻,但现场观众的确也无法享受到电视屏幕上电脑动画技术超凡的视觉效果。
在开幕式的所有节目中,最让马场公彦感动的是《致敬人民》。“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身着不同服装的年轻人并肩前行。地屏拼接出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生活景象,像河流一样缓缓从他们的脚下滑过。其中还有公司的员工。随着《Imagine》的歌声,滑冰运动员在场地中绘制出漂亮的几何图案。”马场公彦认为,多样性也是2021年夏天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基调之一,并特意强调“各有特色的个性”。北京冬奥会传达的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和“有序的多样性”。
马场公彦表示,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的口号饱含深意。特别是在英文口号中,“未来”前是“a”而非“the”,这代表指“未来”的形态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固定的。同时,这样的“未来”也不是个体化的,而是可以“共享的”,其中包含着众人都可以接受且能为之同行的愿景。
开幕式给这位日本学者带来的惊喜从开头持续到了结尾。他坦言,起初自己甚至不明白为何会场的主火炬最后“没有点燃”。开幕式之后,看了总导演张艺谋在采访中的解读,才了解到“一叶知秋”的寓意。“通过点燃微不可见的火种,向世界传达人类的共同课题——实现低碳社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一场凝聚中国5000年历史的壮观表演让马场公彦深感震撼。他记得当时升空的焰火几乎照亮整个北京城,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变换了一种风格。他表示,除了电脑动画技术支持的华丽表演之外,冬奥会开幕式的整体观感显得朴素、谦恭、亲切。他和身边的公司外籍教师都能轻松地融入其中,体会到一种超越国籍与种族的亲近感。
来源:北京日报